產科手術操作是保障母嬰安全、提高分娩效率、減少并發癥的關鍵環節,具有重要意義。?產科手術操作編碼復雜,主要體現在臨床書寫相同,手術操作過程相似,而編碼卻不同,時常出現誤編情況。
本文主要總結了產科常見的助產、剖宮產、催引產、產傷相關手術操作ICD編碼及分類要點,部分舉以案例說明。
助產
助產手術操作是指在分娩過程中,通過醫療手段幫助胎兒娩出的一種方法,包括在第二產程使用產鉗、胎頭吸引器直接牽引胎頭,以及其他助產手術。
1、產鉗術
即用產鉗牽拉胎頭以娩出胎兒的手術,主要作用是牽引或旋轉胎頭以娩出胎兒,用以縮短第二產程,臨床分類根據頭先露的高低分為高位產鉗、中位產鉗和低位產鉗。
ICD-9-CM-3中產鉗術分類72.0-72.3(低位、中位、高位產鉗伴或不伴外陰切開)、72.4(產鉗胎頭旋轉)、72.6(產鉗用于頭后出)、73.3(產鉗助產失敗)。
分類要點:
1. 低位產鉗術、會陰側切術應合并編碼,無須另編碼會陰側切縫合術 73.6
2. 產鉗失敗,轉剖宮產手術的,主要手術編碼為剖宮產,產鉗失敗 73.3,作為附加編碼。
例:產婦妊娠38+6周,入院后經陰道試產,順利分娩一女嬰,分娩時行會陰側切縫合術+低位產鉗助產術。
主要手術及操作:
低位產鉗手術伴外陰切開術 72.1x00
2、臀位牽引術
部分臀位牽引術:胎兒臀部將軟產道充分擴張,胎兒臀部已下降并暴露于陰道外口,然后協助娩出胎兒軀干,肩部,上肢和胎頭的手術。
完全臀位牽引術:胎兒從雙足娩出開始幫助分娩的手術。術者手伸入陰道或子宮腔內,握住胎兒足進行牽引,先后娩出胎兒下肢,軀干,肩部,上肢和胎頭。
ICD-9-CM-3中臀位牽引術分類在72.51-72.52(部分臀位牽引)、72.53-72.54(全部臀位牽引)。
分類要點:
1. 部分臀位牽引伴產鉗用于頭后出72.51
2. 全部臀位牽引伴產鉗用于頭后出:72.53
3、胎頭吸引術
胎頭吸引術是利用吸引器置于胎頭,利用負壓吸引胎頭從而協助娩出胎頭。
ICD-9-CM-3中胎頭吸引術分類在在72.7(真空吸引術)
4、轉胎術
轉胎術是用手轉動胎兒,將胎兒從不利于分娩的胎位轉變成有利于分娩的胎位。分為外倒轉術、內倒轉術。
外倒轉術:全部操作都是在腹壁外進行,編碼為73.91(外倒轉術)。
內倒轉術:一只手深入子宮腔,另一只手在腹壁外配合協助進行胎位倒轉,編碼為73.21-73.22 (內倒轉術)。
例:患者二胎,已經足月,孕期產檢為臀位。足月后再次進行B超檢查,提示為橫位,隨時面臨動產后剖宮產的風險。經評估患者情況后,考慮暫無外倒轉禁忌證,可實行外倒轉術。倒轉一次成功!翻轉后胎兒胎心正常,B超提示胎盤未見明顯異常,無臍帶先露。
主要手術及操作:外倒轉術73.91
剖宮產
剖宮產術是指妊娠28周及之后切開產婦腹壁及子宮壁取出胎兒及其附屬物(胎盤、胎膜、臍帶)的產科手術。
剖宮產類型有子宮下段剖宮產、古典式剖宮產以及腹膜外剖宮產三種。
1、子宮下段剖宮產是指妊娠晚期或臨產后經腹切開子宮下段取出胎兒及其附屬物的手術。編碼:74.1 低位子宮下段剖宮產
74.1x01剖宮產術,子宮下段橫切口
74.1x02剖宮產術,子宮下段直切口
2、古典式剖宮產也稱為子宮上段剖宮產術。由于切口在子宮體部,縫合不便,故有出血多,術后發生粘連的情況多,因此適用范圍受到限制。編碼:74.0 古典式剖宮產
3、腹膜外剖宮產術是通過腹膜外途徑進行的,具有對腹腔內的臟器干擾少、術后恢復快的優點,但一般只用于疑有宮腔感染之病例。編碼:74.2腹膜外剖宮產
分類要點
1. 剖宮產同時伴子宮其他手術,除了對剖宮產術進行編碼外,還要另編碼其他手術。
2. 終止妊娠的剖宮產 74.91,是治療性流產,臨床稱"剖宮取胎",不能用于分娩剖宮產。
例;女性患者30歲,產婦孕39+1周,因往剖宮產史,要求剖宮分娩人院,人院后完善相關檢查,未見明顯異常,于第一產程開始前,行子宮下段剖宮產術,以頭位助娩一活女嬰,出生后評分1分鐘--10分,5分鐘--10分,體重2700 g,身長49cm,胎盤自然娩出,完整。出血總計約300mL,術后予抗感染對癥支持等治療,醫囑離院。
主要手術及操作:剖宮產術,子宮下段橫切口 74.1x01
人工破膜術
人工破膜是目前常用的引產、催產方法之一。因破膜后胎頭直接壓迫宮頸、使宮縮發動,宮開大,產程縮短,可觀察羊水性狀、便于隨時處理。也可因臨產后產程進展慢行人工破膜術。
ICD-9-CM-3中人工破膜術根據是否進入產程分類為:73.01人工破膜引產和73.09其他人工破膜。
分類要點:
1. 流產也會使用到人工破膜,編碼為:73.09(其他手術引產)
例:產婦39+4周,入院后規律宮縮入產房待產。10:30內診發現宮口開大2cm,胎膜未破,20:30宮口開大8cm,于宮縮間歇行人工破膜術。宮口開全后,順利分娩一男嬰。
主要手術及操作:分娩時人工破膜 73.0900x001
產傷
會陰裂傷修補術
會陰陰道裂傷是最常見的軟產道損傷,可能由于產程過快、胎兒過大或接產時保護會陰手法不當等因素造成。
會陰裂傷修補術分為:近期產科會陰裂傷和陳舊性產科會陰裂傷。近期產科會陰裂修補術是產婦在本次生產過程中因撕裂而進行的修補手術,編碼于75.69。
陳舊性產科會陰裂傷修補術是指在以前生產過程中發生的會陰撕裂未進行治療或傷口愈合不佳、撕裂未被發現等情況即為陳舊性裂傷,此次住院針對此裂傷進行會陰裂傷修補手術,編碼于71.79。
分類要點
1. 非產傷導致的會陰裂傷,對應的手術操作編碼為71.71
例:28歲初產婦,足月自然分娩過程中,由于胎兒體積較大且產程進展較快,導致陰道發生Ⅱ度裂傷。裂傷從陰道口延伸至陰道壁,出血量約300ml,但生命體征穩定。
主要手術及操作:其他近期產科裂傷的修補術75.69
會陰側切縫合術
會陰切開術是指切開會陰組織以擴大外陰口的手術,以來減少會陰阻力,避免會陰嚴重裂傷、保護盆底功能。
ICD-9-CM-3中會陰側切術根據手術方式分類為以下編碼:
1、會陰側切縫合術:73.6
2、外陰切開伴產鉗助產:
低位產鉗72.1
中位產鉗72.21
高位產鉗72.31
3、外陰切開伴真空吸引術:72.71
例:患者女,32歲,因"孕39+3周,陰道流液體10分鐘"入院,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血常規示紅蛋白100g/L,胎心音140次/分,其余來見明顯異常。院后7小時進人第一程,在會陰保護性側切下頭位順產活男嬰,臍帶繞頸1周,出生后Apgar評分1分鐘--9分,5分鐘--10分,體重3600g,50cm,胎盤自然娩出,完整。羊水色清,術中出血總計約200mL,術后子會陰常規護理,醫囑離院。
主要手術及操作:會陰側切縫合術73.6x01
(文章來源于健康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