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各國都存在不斷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和成本、有限資金之間的矛盾。究其原因主要有六點:
(1)醫療技術的進步;
(2)醫療部門是勞動密集型部門;
(3)很多醫療服務難以標準化;
(4)老齡化不斷提升醫療服務的要求。在南澳洲,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數的15%,卻占據了40%的總入院人次、50%的總床日數。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從2011年開始,中國的人口紅利基本結束,老齡化問題日益上升,預計到2030年,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達24%。
(5)最重要的是,大部分富裕國家的醫療衛生服務是不需要患者支付的,而是由政府或者保險公司支付。這導致新的醫療技術持續進入「醫療衛生市場」,而這個市場對財務成本的敏感度,又遠遠低于個人消費者自己支付醫療費用的敏感度。醫療保險與創新的互動驅使醫療衛生成本持續上升。
(6)醫生在這樣的醫療衛生市場中扮演著雙面角色,在他們提供醫療服務的同時,同樣也決定了患者需要什么樣的服務。
目前,世界主要國家的醫療衛生費用資金來源為:
(1)在美國,政府提供的資金主要投向老年人和窮困人口的醫療衛生服務,而大部分職員和他們的家庭都是通過雇主獲得保險。
(2)在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大部分的醫療衛生服務都由政府通過稅收提供資金補償。
(3)在歐洲,一些國家通過強制性要求企業和員工繳納部分收入為醫療服務提供資金。
(4)在中國,衛生籌資來源包括政府一般稅收、社會醫療保險、商業健康保險和居民自費等多種渠道。
不管各國的衛生體系有多不同,都對不斷攀升的成本給予越來越多的關注,不得不在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的需求和有限的支付資金的現實問題間取得平衡。中國也是一樣。
醫院應如何作為
減輕患者負擔?
在中國,各醫療機構如何采取措施降低患者財務負擔,同時又能消化或抵消上述措施可能給自身帶來的財務壓力,是對醫院管理者的考驗。
以三級甲等醫院為例,醫院主要的收費項目包括10項:
(1)綜合醫療服務類;
(2)診斷類;
(3)治療類;
(4)康復類;
(5)中醫類;
(6)西藥類;
(7)中藥類;
(8)血液和血液制品類;
(9)耗材類;
(10)其他類。
那么,醫院能采取哪些措施降低患者財務負擔?
1、保證醫療質量,即通過提高正確診斷、正確治療使患者疾病痊愈。
此為減輕患者財務負擔最重要的舉措。為此,醫院招聘高層次人才,對見習醫生進行規范化培訓,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組建MDT團隊提高醫院整體的診治水平。
2、保證醫療安全:
(1)嚴守《醫療質量管理辦法》,尤其是對其中的十八項核心管理制度進行了強化培訓、監管、獎懲,使之入腦入心。
(2)通過對錯誤事件、不良事件、警訊事件的根本原因分析(RCA),以及非計劃二次手術的信息化和常態化討論機制的建立,豎起醫院安全醫療的防火墻,做到最大限度保證患者的安全,減少如用藥差錯、醫療事故、院內感染等會加大患者財務負擔增加的事件。
3、提供恰當的醫療服務,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收費。
(1)合理用藥情況:做到因病施治,合理用藥;使用藥物注意適應癥、禁忌癥、毒副反應;聯合 用藥掌握配伍禁忌;監測藥物使用是否超量、超療程。
(2)合理檢查情況:嚴守大型設備及實驗室檢查的指征, 減少重復檢查,執行檢查單同城互認。
(3)合理收費情況:嚴格執行醫療服務價格、藥品 價格;不自立項目收費、重復收費、分解收費。
4、 診療情況:符合住院標準收治入院、消除與本次疾病無關的治療、不隨意選用高檔診療項目、適當進行大型檢查、提升檢查檢驗結果互認。
5、提高效率:
《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操作手冊(2024版)》附有日間手術目錄。此外,通過流程改造,如分時段預約治療、診間結算、自動檢查預約、手機查看檢驗檢查結果、快遞送藥上門、掌上電子發票等方式,減輕患者的時間和財務上的負擔。
6、通過臨床路徑來規范醫生的臨床診治行為,減少不合理的檢查、檢驗、用藥等。
7、通過醫聯體建設、名醫到市,如三甲醫院托管衛生院,上海、北京、省城醫院名醫到院,使當地患者也能直接得到三甲醫院和上級醫院醫生的診療,也提升了各級醫院的診療水平。
8、由各級衛健委牽頭,讓同城有資質醫院的檢查檢驗結果同質化,互相認可,以減少患者重復檢查帶來的財務負擔。
9、各級醫院通過信息化建設,按照國家衛計委的要求建立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三位一體的管理平臺,并通過區域化使互聯網醫院初具雛形。
10、通過遠程醫療中心的建設,使患者在醫院即可接受國內外專家、教授的會診。
11、通過63項核心數據組成的指標體系的建立和獎懲,如藥占比、耗占比、抗菌藥物限定日劑量(DDD)值、I類切口使用率、人均門診和住院費用不能大于5%等來控制不合理用藥和耗材不合理應用。
如何降低醫院財務壓力?
降低了患者財務負擔,勢必給醫院帶來財務壓力,那么,如何消化或抵消上述措施可能給醫院帶來的財務壓力?關鍵是加強醫院內部財務控制,提高財務數據的可靠性,保護醫院資源不被浪費、欺詐和低效率使用。
1、積極健全財務內部控制制度:
目的在于:提高醫院的經營效率,降低經營分險,避免醫院資產流失。具體做法有三點:
一要建立資產安全控制制度。對于醫院的特定資產比如像大筆現金等,保證只有特定人員才能接觸。
二要職責分明,資產記錄和實際資產控制職責分開,一人負責控制實際資產,另一人負責資產記錄,防止盜竊資產及偽造記錄,保證資金的安全性。
三是全面預算管理。
醫院應根據病種成本及服務能力、發展總體經營目標編制醫院預算,并嚴格審核醫院預算方案,平衡醫院預算項目的分配,充分考慮醫院的實際情況、資金狀況,特別是學科特長及服務能力優先安排重點建設和發展項目,壓縮不合理支出。
四是建立財務預警機制。
醫院的各項開支必須嚴格按預算項目和金額執行,每月對預算的執行情況進行分析,逐項對預算差異特別是病種成本差異做出分析說明,以保證全年預算的完成。同時對完成經營目標,由于病種成本控制,預算結余由醫院考核辦考核后給予獎勵。
2、加強成本控制,提高經營效率:
醫院的成本包括工資與獎金、藥品成本、購置費、材料費、手術成本和檢驗檢查成本等,前4項成本之和一般達到醫院總成本的80%以上。因其中員工獎金,藥品及材料成本、維護費用是醫院變動成本的主要構成成分;工資和購置費是醫院固定成本的主要構成部分。
所以對于醫院而言,只有針對科室的藥品,材料,維修等成本進行有效控制,真個醫院的成本就自然會獲得滿意的效果。
自2017年所有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以來,藥品成本管控變得異常重要,具體管控辦法可采取實際收支消耗控管。
工資獎金具體管控辦法,采取實施醫、護、技全面分離,根據工作強度及風險和投入成本,變簡單的收減支為更加合理細化的項目獎金考核,客觀反映人員的藥物貢獻。
維護費管控方法可采取預算管控法。通過設備年限、使用率、以同期的年限遞減維修費用的85%~90%作為今年的目標值,加以管控。當維修預算高于產值與設備殘值時,予以報廢。
材料費具體管控辦法,針對器械、衛、后勤物資分系統(低值、高值)、分類(收費、不收費)、分項(可計量、不可計量)管控。如計價又計量的材料,采用材料計價數量和收入與科室領用數量和金額對比審核管控。
對于計價不計量的材料,如:滌綸編織線,手術線等。此類需采用標準用量管控。建立常見或主要治療(手術)項目的材料標準用量(可改變型號規格,不可變動數量)。以包盤或數量管制作為管控手段。
3、加強資產管理:
高效合理利用醫療資源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完善各項資產管理、清查及報廢制度,特別是強化科主任、護士長的資產管理意識。
改變原有的醫院固定資產管理模式,成立固定資產管理中心,具體負責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工作。
建立資產考核機制,每月定期到各成本考核單元進行資產盤點清查,納入成本控制信息系統,健全資產管理分析指標體系,對凈資產增長率、資產增長率、大型儀器設備效益指標進行長期跟蹤分析,定期提交分析報告,確保醫院財務賬、信息系統資產數據、實物賬,賬賬相符,提高資產使用效率與效益。
4、加快醫院信息化建設:
搭建統一的管理平臺復雜的醫療衛生服務的預算及成本管理,需要龐大的、互為動因的關聯性數據信息群。政府主管部門應對醫院信息化建設進行頂層設計,建立統一的管理平臺。
建立以會計核算為核心,以預算管理為主線,以物流、成本管理為基礎,通過「會計核算」、「預算管理」、「成本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考核評價」等各項信息系統的鏈接,搭建統一平臺,及時、準確地計算和反映各醫院收支盈虧和不同成本對象的變化情況。
促進醫院加強預算及成本管理,從粗放式管理走向精細化管理,應用計算機等現代化管理手段,建立醫院成本信息反饋體系,抓住醫院成本的計劃、預測、控制、考核、分析、決策等環節,強化醫院成本核算,合理配置醫療資源,提高醫療質量和工作效率,降低醫院運行成本,提高經營水平。
5、實現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的結合:
首先,醫院需要對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的重要性有所認識,內部審計是獨立于領導層的監督機構,是內部控制中比較重要的組成部分。醫院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并進一步實施動態監督,能夠將醫院中所存在的違法犯罪現象與貪污腐敗現象進行查清,并及時進行糾正。
其次,在整個審計過程中.醫院可以積極引入外部審計的力量,借助第三方審計機構在年終對醫院的業務進行監督與管理。這樣可以提高監督能力、優化監督機制,真正促進醫院內部控制的有序發展。
6、確保醫療安全,減少不良事件發生,以減少醫院可能由于醫療糾紛引起的賠付。通過DRGs、臨床路徑等實施規范醫療行為,減少資源損耗等。
總之,為進一步推動醫院的發展,需加強財務管理,不斷提高資源配置,提升醫院收益,真正降低醫院的財務風險。因此,醫院為從根本上實現創新發展,需將財務內部控制放在首位,加大管理與探究,真正將財務內控進行落實。
(文章來源于東健康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