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衛生健康委湖南省發展改革委日前印發《湖南省“十四五”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規劃》在發展目標中強調,預防、治療、康復、護理等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協調發展。
資源配置目標明確
國產設備需求提升
在床位配置方面,到2025年,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的預期性指標為8張左右,控制治療性床位增長,增量床位向傳染病、重癥、腫瘤、兒科、精神、康復、護理等領域傾斜。可按照公立醫院床位15%的比例設置公立專科醫院。
設備配置方面,再次強調逐步提高國產設備配置應用水平,公立醫療機構配備大型醫用設備以政府投入為主,支持發展專業的醫學檢驗機構和影像機構,推動檢查檢驗結果互認。配置和更新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實驗室檢驗檢測、救治、衛生應急和信息化設施設備,建設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
技術配置方面,建設50個國家級、300個省級和1200個市(縣)級臨床重點專科以及10大中醫優勢專科,打造一批國內領先、具有一定國際知名度的臨床中心和特色優勢學科。
信息資源配置方面,建設高效穩定安全的衛生健康專網,完善省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中醫藥服務管理信息平臺,推動公立醫院、公共衛生、人口監測、醫療服務、采供血、醫療保障、藥品供應、綜合管理等系統互聯互通,推進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接入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完善全員人口信息數據庫、居民電子健康檔案數據庫、電子病歷數據庫和基礎資源數據庫,推動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在線查詢和規范使用,逐步實現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信息大數據管理。持續推進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省級公立醫院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達到5級及以上,市縣兩級公立醫院達到4級及以上。大力發展遠程醫療,逐步實現遠程醫療服務覆蓋所有醫療集團、醫共體和縣級公立醫院,并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延伸。推進互聯網醫院建設,健全完善監管平臺,構建覆蓋診前、診中、診后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醫療服務模式和監管體系。積極運用大數據等技術,在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分析、病原體溯源、防控救治、資源調配等方面發揮支撐作用。
公立醫院建設潮起
非公醫療有新機遇
開展面向基層的遠程醫療、人工智能輔助診療、數字化健康管理、在線醫學教育等服務。打造醫學高峰高地,積極推動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新院區建設,創建國家醫學中心。依托省域內高水平醫院,推進委省共建國家精神醫學中心、綜合性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以及神經、骨科、呼吸、創傷、腫瘤、兒科、老年病、心血管、婦產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一批專科類別的省級區域醫療中心、300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每年60個)。
各市州按照每100萬—200萬人口設置1—2個市辦綜合醫院(含中醫類醫院),爭取達到三級甲等水平。縣市原則上設置1家縣辦綜合醫院和1家縣辦中醫類醫院。
支持非公立醫療機構規范發展,支持社會辦醫參加遠程醫療協作網。鼓勵符合條件的全科醫師或加注全科醫師執業范圍的專科醫師全職或兼職開辦全科診所。鼓勵將診所納入醫聯體建設,鼓勵不同專科醫師成立適宜規模的合伙制醫生集團。
優化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體系,其中包括加大康復醫療服務供給,到2025年,力爭各市州均設置1家二級以上康復專科醫院,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實現康復醫學科全覆蓋;人口超過30萬的縣市區至少有1所縣級公立醫院設置康復醫學科,人口在30萬以下的縣市區至少有1所縣級公立醫院設置康復醫學門診。支持醫療資源富集的市州將部分一二級醫院轉型為康復醫院。鼓勵有條件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置和增加提供康復醫療服務的床位。婦幼保健機構、兒童醫院等應具備為婦女兒童提供康復醫療服務的能力。支持和引導社會力量舉辦規模化、連鎖化的康復醫療中心。
疾控中心建設將標準化
疫情救治資源持續添置
在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上,《規劃》明確,將實施疾控中心標準化建設。具體包括:推動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房屋建設、儀器裝備、檢驗檢測能力全部達標。《規劃》明確: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設生物安全三級水平實驗室,爭創國家區域公共衛生中心。市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配建生物安全二級水平實驗室。支持長沙等綜合能力較強的市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設省域公共衛生中心。有需求的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可配備移動檢測車。
完善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救治體系。加強院前急救體系建設,市州縣獨立設置急救中心(站),加強急救車輛等設施設備配置,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含中醫醫院)設置急診科,建設省市縣三級急救指揮調度體系,基于居民健康卡開發具有緊急醫學救援和現場救護呼叫功能的急救網絡醫療服務平臺。
擴充疫情醫療救治資源,依托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省人民醫院、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建設三個省級重大疫情救治基地,設置適宜數量的重癥監護病床、負壓病房、負壓手術室,建設生物安全三級水平的實驗室。各市州至少在一所二級以上醫院建設(改造)傳染病樓或獨立病區,人口較少的市州可指定具備條件的三級綜合醫院作為傳染病定點收治醫院。各縣市依托本轄區內實力最強的綜合醫院建設相對獨立的傳染病樓或獨立病區,更新換代和補充添置必要醫療裝備。
提升緊急醫學救援能力,積極推動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建設,以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院前醫療急救機構為基礎,建設緊急醫學救援站點。
補齊基層傳染病防治短板,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含中醫醫院)設置感染性疾病科,服務人口較多的鄉鎮衛生院建立發熱門診(診室),一般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發熱診室(哨點),設置可轉換的應急物理隔離區和隔離病房(觀察室),配備必要的物資并做好儲備。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