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方米,設置病床位182張,計劃于2024年竣工投入使用。
據央視新聞9月26日報道,國家衛健委消息,“十四五”期間,國家將支持各地建設120個左右省級區域醫療中心,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向群眾身邊延伸,盡可能減少異地就醫。
今年年底前,將基本完成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的規劃布局,啟動相關項目建設。
怎么建?
這些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將主要布局在人口數量相對較多、區位優勢比較明顯的地市,以地市級醫院作為依托,引入省級及以上的高水平醫院的優質醫療資源進行合作共建,形成省域內具有較強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的優質醫療服務、醫學科研和人才培養高地,努力實現省域內一般地市的重點疾病診療水平與省會城市差距明顯縮小。
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將聚焦重點病種和專科,通過引導省會城市和超(特)大城市醫院向資源薄弱地區輸出以及加強地市現有醫院建設等方式,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形成省域內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醫療服務“高地”,著力解決疑難危重疾病的診斷治療,培養臨床技術骨干和學科帶頭人,引領區域醫學技術發展。
此前,各省市已經陸續公布對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的規劃。如“十四五”期間,河南力爭建設10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5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推動105個縣域醫療中心提質升級,實現縣級“三所公立醫院”全覆蓋,300所鄉鎮衛生院達到或接近二級醫院水平。
今年6月,四川省衛生健康委出臺《四川省“十四五”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設置規劃》,指出到2025年力爭2個以上國家醫學中心和5個以上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落戶四川,規劃設置3個省醫學中心和50個省區域醫療中心。
此前,2021年7月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衛生健康委、中醫藥管理局和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共同編制的《“十四五”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
方案提及,省級區域醫療中心項目、縣級醫院提標擴能項目單個項目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額度最高分別不超過2億元和5000萬元。
國家支持省級區域醫療中心開展必要的業務用房改擴建,改善診療環境和服務設施條件,增加預防保健、科研、全科醫生培養培訓等設備設施,使其與承擔的醫療、教學、科研、公共衛生等任務相匹配,合理提高建設標準,為必要時擴大突發事件應對和綜合救治能力預留空間和條件。
各地正在加快建設省級區域醫療中心。湖北針對轉診率高、醫療資源短缺的心血管、呼吸、腫瘤、兒科等13個專科,分四個片區打造專科類省級區域醫療中心。
首批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十堰市太和醫院,輻射周邊3000多萬人口,擁有3個國家級重點專科,45個省級重點專科,基本實現了疑難重癥在區域內解決的目標。
82歲的王明秀老人頸椎長了脊索瘤,嚴重壓迫脊髓,導致長期臥床。由于手術風險高,輾轉多家醫院都沒得到有效治療。來到太和醫院后,神經腫瘤疾病中心的專家團隊為他做了手術。
十堰市太和醫院神經腫瘤疾病中心主任秦軍說:我們花了整整6個小時,把腫瘤從正常的脊髓里面還有正常的血管里面一點點剝離出來,把正常的脊髓和血管保護得非常好。
四川在成都、川北、川南、川東、川西五大片區設置區域醫療中心,針對片區內異地就醫排名前3的專科打造特色重點專科。
地處四川西部的雅安市中醫醫院,以骨傷科等4個省級重點專科帶動中醫特色發展,創建“川西區域骨傷中心”“川西區域血管外科中心”,服務周邊地區500多萬人口。甘孜州新龍縣牧民松呷放牛時受傷,跟腱斷裂,以前像這樣的手術要到成都才能做,現在就近的雅安市中醫醫院為他做了微創手術。
對醫生有哪些影響?
我國醫療資源分布嚴重不均衡,好的資源都集中于直轄市、省會城市等大城市,醫生就業、擇業也傾向于大城市,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的建設,能夠促使更多的醫生去三四線城市就業,離家更近,不用在大城市“卷生卷死”。
大醫院的輸出和扶持,能夠提高區域醫院醫生的技術水平。
更多的優質患者能夠留在家門口看病,醫院和醫生的收入也會隨之提高。
區域醫療中心的建設可以說是重新構建了一套醫療分級體系,是以器官為中心的專科和學科的診療水平的評估,這能夠減少醫院間業務的重復建設和惡性競爭,醫院、科室、醫生都能得到集約化、高質量發展。
(文章來源于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