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被告人劉某(52歲)因患尿毒癥在多家醫院進行血液透析治療,期間,其懷疑醫務人員對其使用不衛生的藥物、在血透機器上做手腳、欲加害其而多次轉院。近兩年來,被告人劉某在衛生院血液透析期間,一直懷疑該院血透中心醫生及護士對其使用不衛生的藥物、在血透機器上做手腳而心生不滿。
案發當天上午,被告人劉某攜帶刀具前往衛生院,先持菜刀砍擊王醫生頭部,王醫生發現后持血壓計砸向被告人劉某,后被告人劉某對王醫生頭部連砍兩刀,王醫生用手擋刀,菜刀打落在地,被告人劉某又持鐵質圓凳砸擊王醫生,致使王醫生頭部、左手掌處受傷,后被圍觀群眾拉開。
隨后被告人劉某又從隨身攜帶的背包內掏出一把尖刀,走向血透室門前走廊,手持尖刀捅向正在水池旁洗手的血透中心護士孫某腹部,孫某避讓時腹部被尖刀劃傷,后被告人劉某被圍觀群眾控制。
案發后,被告人劉某報警并在現場等候處理,歸案后如實供述犯罪事實。檢察院以被告人劉某犯故意殺人罪將其起訴至法院。
法院審理
經鑒定,王醫生身體所受損傷程度為輕傷二級;護士孫某的傷情不構成輕微傷。被告人劉某患偏執狀態,在本案中具有限定刑事責任能力。
一審法院認為,被告人劉某持兇器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其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被告人劉某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系犯罪未遂,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主動投案并如實供述犯罪事實,系自首,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其在醫療機構故意殺害醫務人員,應當酌情從重處罰。據此,一審法院依法判決被告人劉某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
被告人劉某不服,認為其行為不構成故意殺人罪,其只是想通過傷害醫生引起公安機關重視其被害一事,且其身患嚴重疾病,量刑過重,提出上訴,請求改判。二審法院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法律簡析
暴力傷醫是醫患信任解體導致醫患關系惡化,從而引發的暴力傷害醫務人員的惡性事件。據中國醫院協會調查發現,我國每所醫院平均每年發生的暴力傷醫事件高達27次。調查分析指出,導致暴力傷醫事件的直接原因是診療結果與患方期待落差大、醫患溝通不到位、診療費用高、醫務人員服務態度差等。
我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對暴力傷醫問題作出明確回應,規定醫療衛生人員的人身安全、人格尊嚴不受侵犯,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威脅、危害醫療衛生人員人身安全,侵犯醫療衛生人員人格尊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等五部門《關于依法懲處涉醫違法犯罪維護正常醫療秩序的意見》亦規定,對涉醫違法犯罪行為,要依法嚴肅追究、堅決打擊。
暴力傷醫不是單純的醫療糾紛,是一種違法、犯罪行為。醫療機構執業場所是醫療機構提供醫療服務的公共場所,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擾亂其秩序。對擾亂醫療衛生機構執業場所秩序,威脅、危害醫療衛生人員人身安全,侵犯醫療衛生人員人格尊嚴,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刑法修正案(九)》新增了“醫鬧入刑“條款,其第二百九十條第一款修改為:聚眾擾亂社會秩序,情節嚴重,致使工作、生產、營業和教學、科研、醫療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的,對首要分子,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對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故此,暴力傷醫事件已經不是所謂的醫療糾紛問題,是嚴重的刑事犯罪。本案中的被告人劉某即因在醫療機構故意殺害醫務人員,被法院認定應當酌情從重處罰。
另外,本案中還涉及到刑事責任能力的認定問題。刑事責任是犯罪行為人因自己所實施的犯罪行為而應當承擔的法律后果。承擔刑事責任的前提之一是行為人具有相應的刑事責任能力。所謂刑事責任能力,是指一個人能夠理解自己行為的性質、后果,并且能夠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本案被告人所患偏執狀態,是偏執性精神病的一個類型,是以迫害妄想或夸大妄想為特征的一種慢性精神病。
我國《刑法》明確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此處的“法定程序”,是指對精神病人進行鑒定必須符合刑事訴訟法、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等有關法律規定的程序。本案中被告人劉某經鑒定患偏執狀態,在本案中具有限定刑事責任能力。故此法院認為其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文章來源于健康界)